返回

新高考下的走班制是怎么安排課程的 走班制教學的利弊是什么

2018-09-12 17:01:25    點擊:5935

新高考制度取消了原來的文理分班,變成了學生們自主選科,這種制度就誕生了走班制教學,這種教學模式下,學校會怎么安排課程呢?學生這樣上課好不好呢?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新高考下的走班制教學吧!

  新高考下的走班制是怎么安排課程的

  1. “不走班”模式

  學校向學生提供有限數(shù)量的選科組合,然后將3門選考科目均相同的學生組成一個班,學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課。

  換句話說,在學校的教師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只能把原本的20個選科組合,挑選出一部分固定選科搭配,讓學生來選。這種模式其實就是文理分科的升級版,好處是方便教學和管理,但是缺陷在于,開設的“套餐”組合太少,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選科。

  2. “小走班”模式

  部分學生或科目走班,將3門或2門選科相同的學生優(yōu)先組成班級,其他科目或學生走班教學。光看這個描述可能有點難懂,舉個例子:

 ?、賰?yōu)先3科成班

  依據學生的選科結果,優(yōu)先將3科相同的學生組成行政班,其次將2科相同的學生組成行政班,最后組成1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級。

  也就是說優(yōu)先滿足選科人數(shù)最多的選科組合,把大部分學生先固定成班級,然后剩下的再依此匹配到不同的班型。

 ?、诙▋煽谱咭豢?/span>

  2科相同的學生組成行政班,一起上語數(shù)英和相同的2科,剩下的選考科目在教學班上課。

  3. “大走班”模式

  語數(shù)英3門必考科目保持行政班不變,3科選考均通過走班完成教學。好處在于滿足學生的選擇;缺點是每個學生需要走動到不同課室上課,學校課程安排比較繁雜。

  4.“全走班”模式

  語數(shù)英和3門選科全部走班。好處是可以滿足全部學生的選擇,缺點毫無疑問就是教學管理難度最大。

  走班制教學的利弊是什么

  走班制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。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科目,甚至選擇授課教師,使學生從目前固定班級的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角色轉變?yōu)橹鲃舆x擇的角色,可以很好地激發(fā)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。

  走班制還能擴大學生的交往范圍。由于沒有了固定班級,學生在每門科目的學習中會接觸到不同的同學,交往范圍可以擴大幾倍,有利于培養(yǎng)學生的社交能力。

 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,他認為走班制也不例外。比如走班制雖然滿足了學生的興趣,給了學生以更自由的空間,但難免就會疏于對學生紀律上的要求。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,未必是一件好事。

  再比如在固定班級模式下,可以充分培養(yǎng)學生的集體榮譽感,有利于學生團隊觀念的養(yǎng)成,但實行走班制后,由于沒有了固定班級,學生對于集體的認識必然會大打折扣,不利于學生團隊觀念的培養(y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