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高考的臨近,很多同學學習效率開始下降,有時甚至是“刀槍不入”。什么也裝不進去,什么要點都記不住,做了題后回想做了什么也是模糊不清,心里很是著急。
其實,這是一種“心理飽和”現(xiàn)象。一些優(yōu)秀學生也說:也不是煩躁,也不是沒信心,就是學不進去了。這正是“心理飽和”現(xiàn)象的典型反映。
學生如何克服?
如何克服“心理飽和”現(xiàn)象?提幾條建議供考生參考。
適當減少學習時間,增加鍛煉、放松時間。
學習效率、質量與時間有著很大的相關性,但是疲勞戰(zhàn)術的效率肯定是低的。臨近高考,狀態(tài)是第一重要的,適當?shù)男菡堑粫绊憣W習效率,反而會提高效率和效益。保持愉悅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飽和的最有效方法。
學習形式要有變化。
許多考生就是做題,越做“心理飽和”現(xiàn)象就越嚴重,其實備考越是臨近高考就越要回歸課本,因此不妨多看看課本,改變一下方式。用思維導圖把知識點進行整理。
“心理飽和”現(xiàn)象在各學科上表現(xiàn)也是有差異的。
凡是反應比較重的學科可以暫時少安排時間,反應比較輕的學科就多安排一些時間。
抓住中低檔試題。
既可以突出重點又可以提高備考信心,效率和效益也會雙豐收。少做、不做難題,努力避免“心理飽和”現(xiàn)象的加劇。
改變學習環(huán)境。
大腦喜歡空氣清新,衛(wèi)生整潔的環(huán)境??忌哂徐`活性、機動性,不要和自己較勁,要豁達、從容,這樣,學什么都會有收獲。
其實,高考的內容絕大多數(shù)都是考查基礎知識,考查的更多是知識的應用能力,而不是研究和深入解決難題的能力。
所以在高考的最后時間里,需要做的就是能夠把已經(jīng)掌握的知識熟練應用,盡全力取得好成績!
高考考的不僅僅是知識,也是一種面對壓力的心理承受能力。做好心理準備,沉著應對中高考!
每個人都想當自己的蓋世英雄,可并不是每一個時代都有戰(zhàn)爭。想要在現(xiàn)在這個社會當英雄,最好的辦法就是決勝中高考,把考場當戰(zhàn)場!
家長如何助力?
孩子在努力,家長該怎么助孩子一臂之力呢?其實,越接近高考,孩子們越會逐漸暴露出許多身心上的問題,家長最需要做的,便是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幫助走出困境。
考試前學生最擔心的是什么?
考生考試前最多的擔心是“怕考試發(fā)揮失常”。許多學生在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偶爾出現(xiàn)過一、二次考試發(fā)揮失常,同學們自然害怕在這關鍵的一考中又出現(xiàn)失誤。
實際上所謂考試發(fā)揮失常,它產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出題過偏、怪、難有關。因此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,高級別的正規(guī)考試,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,反而不會出現(xiàn)有時在學??荚嚦霈F(xiàn)的怪題、偏題,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。
為什么越臨近考試,孩子越疲倦?
大多數(shù)學生都反映他們會在某個階段有這種感覺:一方面內心很焦急,一方面卻又感到說不出的疲倦以致學習沒效率。
當孩子出現(xiàn)這種狀況時,請家長首先理解,這是大腦給出的一個信號:孩子需要適當休息調整了。
人的大腦與其他器官一樣,需要勞逸結合,如果外界強制性地給予學習任務,大腦自身的保護機制便會產生所謂“保護性抑制”,就是說這時候的大腦已經(jīng)沒有運轉的效率了!
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想想孩子平時都喜歡什么活動,提醒他休息休息。
如何面對“自暴自棄”的孩子?
一些基礎差的孩子這個時候容易自暴自棄,“反正我不行,復習也沒用”。實際上,最后的沖刺對高考考生可能改變不大,但對中考考生,由于初中的知識點相對簡單,我們的確看到有一些同學就是靠最后沖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績的。
“臨陣磨槍,又快又光!”學校老師不能這樣教育學生,我們做家長的要這么給孩子打氣。
收集、準備報考信息,是為孩子爭取志愿準備的時間。
很多家長在考前階段往往只重視孩子的學習,而忽略了考后的志愿填報環(huán)節(jié),等到真正要報考的時候,才發(fā)掘敢于報考需要溝通、學習和了解的東西太多了,短時間內無法都做好。
其實家長們都明白,在考前階段,自己能為孩子在學習上提供的幫助很有限,所以要適當?shù)幕ㄐ┚υ诤⒆訄罂嫉氖虑樯?,為孩子爭取志愿準備的時間。
志愿準備要以家長為主,考生為輔,先儲備報考知識,再進行歸納總結,分析現(xiàn)狀,考量定位。
家長可以從地域、高校、專業(yè)、職業(yè)四個維度入手,在平時與孩子的溝通中,了解到孩子的想法,再結合自己的觀點進行以上四方面的了解,最終在考后迅速的將信息進行匯總,作為報考的部分依據(jù)。
高三的孩子在現(xiàn)階段基本都會對學校、專業(yè)有自己的模糊目標,家長可以在平時的溝通中對這方面進行了解。
一方面可以將它作為一種話題的切入,另一方面也能提前了解孩子的目標,看是否與自己的期望有沖突,但要注意,就算有沖突也不要在考前進行擴大化,目前一切以孩子的高考為重。
最后階段家長能為孩子做什么?
決定學習成績的有三個方面的條件:學習方法,學習習慣,學習心態(tài)。方法和習慣,已經(jīng)不是考前我們能立竿見影的改變的了。
所以這個時期,看到孩子或這或那的許多毛病,不要急于去糾正他。你能為孩子做的,是使他在這個時期保持一個穩(wěn)定的學習心態(tài)。具體來說,一是照顧好他的飲食、生活起居,二就是閉上批評的嘴巴。這就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