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文雷區(qū)
投入產(chǎn)出比低,不如放棄
不可否認,語文是一個慢熱的學科。語文成績好的同學大都有比較好的文學素養(yǎng),而文學素養(yǎng)需要日積月累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因此,在很多同學眼中,語文是一門不值得去努力的學科,因為似乎無論自己多努力,成績都不會有明顯提高。
于是,語文就成為很尷尬的一個學科。
你經(jīng)常會看到同學早起背單詞、晚自習做數(shù)學卷子;為英語額外花更多時間的同學,更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卻很少見到有人專門花時間學語文。
所以,語文成績之所以不理想,大多數(shù)時候是因為投入太少。
其實,單就應試而言,語文試卷的題型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基本上是基礎知識、文言文閱讀、現(xiàn)代文閱讀、作文幾個部分,只要掌握方法得當,是很容易脫穎而出的。
所以,語文成績要提高,關鍵還在于花時間和精力,去總結和練習答題套路,去分類匯總一些常錯的考點。
如:匯總易犯錯的字音、字義;對經(jīng)??鄯值念}型,進行匯總練習,總結、復習拿分的答題策略和考點知識。
數(shù)學雷區(qū)
盲目刷題,不會總結
跟語文不同,在數(shù)學上,大部分同學在數(shù)學的投入上不會少。做題、做大量的題、做大量的新題,是大部分同學提高數(shù)學成績的主要手段。
數(shù)學確實需要時常練習,保持“題感”。但做了這么多題,為什么數(shù)學成績還是上不去呢?為何曾經(jīng)做錯的題目,下次還是會做錯呢?這絕對是每一個遇到數(shù)學學習瓶頸的同學應該思考的問題。
其實,很多同學的錯題整理形同虛設。不少同學都有錯題本,可對于錯題本上題目的掌握程度卻大有不同。
學習成績好的同學,往往能夠保證錯題本上的錯誤不會再犯。而對于另一部分同學來說,雖然整理了不少錯題,整理過后卻很難再次翻看或回憶,因此錯過的題目仍會出錯。
做了錯題本,但遇到類似題下次依然犯錯?一是可能沒有真正地理順題目的解題邏輯,只是把答案照抄;二是時間久遠,又沒有及時回顧這個易錯點,導致了自己一錯再錯。
那該怎么辦?明確一個認識:做錯題本,重要的不是抄題和答案,而是回顧自己可能會犯錯的考點,以及再次學習這個“可能考倒自己的題”的解題思路。
錯題本,是為了下次不再犯錯,而不是記錄錯誤。
英語雷區(qū)
能做對就行,過分追求速度
英語這個學科和語文一樣,是一門語言,是一種交流的工具。
工具越用越靈活,我們能夠把母語講好的原因是什么?
究其根本還是在于經(jīng)常使用,自然而然在語境中形成語感。這也是為什么語文不花大精力,成績也不至于下滑太明顯的原因,畢竟你每天都在“聽說讀寫”漢語。
在實際英語學習當中,很多同學只求能做對題,很少花時間將學過的內(nèi)容經(jīng)常拿出來重復,且在聽、說、讀、寫上花了小部分時間,其余時間都花在做題上。
雖說這樣分數(shù)不會太差,有些甚至可以達到中上水平,但卻極易進入瓶頸,分數(shù)很難更上一層樓。
物化生雷區(qū)
物化生不像政史地,不需要背書
這3個學科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本身的確是有很大差異的,知識架構不完整、知識點熟悉程度低,我們就難以做到思維的自由切換。在考試諸多難題出現(xiàn)時,非常容易出現(xiàn)“思維斷片”的情況。
很多家長和同學認為物化生不像政史地,不需要背書。
高中化學、生物被稱為"理科中的文科",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,物理到了電磁學的時候,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長時間,這些都需要大量記憶。
“化學是一門記憶加實驗的科學”,化學學得好的同學主要是因為掌握了化學的記憶方法,高效而又輕松地記憶化學知識?;瘜W雖然是屬于理科,但是要背的內(nèi)容確實特別多,元素的各大性質(zhì),化學反應,化學方程式等等,都需要通過記憶來掌握。
“死背活用”是化學學習的特點,“死背”的目的是掌握化學學習內(nèi)容,熟悉有關知識,使應考時有備而戰(zhàn),減少粗心遺漏造成的失分?!盎钣谩眲t是要求在“死背”的基礎上,對應掌握的知識能融會貫通,提高解題的能力,解題的技巧,解題的速度。
生物最基本的東西其實有點像文科,而且知識很瑣碎,也很多,需要背誦和記憶。想要學好生物,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是前提。這里的記憶與化學、物理原理和公式的記憶一樣,需要以深刻理解為基礎。但是由于生物學科的教學內(nèi)容多、推進速度快、層次跨度大,所以在學習生物的整個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對概念深刻理解、準確記憶、精準描述。
政史地雷區(qū)
背書和做題是兩件事
這三科確實需要大量的記憶,但僅靠背書是遠遠不夠的。
政史地的高考能力由低到高為識記、理解、應用等組成,識記只是學文科最基本的要求,理解和應用難度就大多了,這也正是高考失分的難點。
政史地是踩點給分的,文科生都體會過的痛:“寫了一大堆卻得不到分”。
大部分同學文科學習時,喜歡走兩個極端,要么一味看書背誦,要么一味看題做題。
這三科學習一定要做到“看書與做題兼顧”。
很多同學學完知識點后,就開啟了刷題模式,一味刷題,看解題思路,梳理解題邏輯。
這種方法對于尋找答題切入點非常有效,但畢竟一道題目中能夠涉及的知識點還是非常有限的,不利于模塊知識的回顧吸收,必要的時候還是應該及時回歸課本,對比答案以外的關聯(lián)要點,思考為什么這些要點不符合踩點的要求。